Sens. Actuators B-Chem. | 用于光动力学治疗和实时疗效监测的级联靶向新型光敏剂的研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王怀雨、李鹏辉团队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发表了题为“Mitochondria/RNA Cascade-targeted and Fluorescence-switchable Photosensitizer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Augmentation and Real-time Efficacy Self-monitoring”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具备线粒体/RNA级联靶向及荧光转换功能的新型光敏剂,并将其用于肿瘤细胞的光动力学治疗及实时疗效监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宋国芬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王怀雨研究员和李鹏辉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上线截图
图1:新型级联靶向光敏剂原理示意图
光动力学治疗中调控光敏剂的靶向部位、获取及时的疗效评估反馈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治疗效率。线粒体作为细胞呼吸必不可少的细胞器,是数十条致死信号转导途径的汇合点,也是光动力学治疗最有效的靶点之一。但是,线粒体靶向的光动力学治疗可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但往往也会激发细胞自噬与凋亡竞争,从而产生一定的抗药性。研究团队将线粒体定位、活性氧生成和RNA识别基团有效整合到一起,开发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小分子光敏剂。这种光敏剂可首先靶向在线粒体中,在光动力学治疗过程中可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破坏线粒体的功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继而从线粒体迁移到RNA,并伴随荧光的显著增强,从而实现了线粒体和RNA的级联靶向,抑制了细胞的自噬,促进线粒体路径的细胞凋亡。而且此过程中RNA专一性的荧光增强也可用来实时监测治疗效果。此项研究启发了多靶向荧光转换的单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同时开发了一种选择性识别肿瘤细胞、级联多靶向和监测细胞损伤的新诊疗模式。
图2:光辐照中光敏剂的迁移靶向效果、原理和荧光响应性展示
该工作获得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及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