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创新知行荟”揭示人工生命体的奥秘

时间:2017-12-25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1223日,“创新知行荟”系列活动在中心书城举行,活动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中科创客学院承办,深圳市中科钜弘文化有限公司协办。本次活动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研究所(筹)黄术强博士介绍了人工改造噬菌体治疗超级耐药菌的研究情况。 

  黄术强作了题为《合成生物学:揭示人工生命体的奥秘》的精彩演讲。他介绍,中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人均平均消费抗生素约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10倍左右,抗生素的使用被认为是治疗细菌感染最有效的方式,然而在我国庞大的抗生素生产和消费规模成为耐药菌形成的最大助力,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加重,近年出现的“超级细菌”,如超广谱酶大肠埃希氏细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泛耐药肺炎杆菌等甚至可以抵御所有已知的抗生素,使得我们缺乏有效手段来应对严重耐药菌感染,临床上这些超级耐药性病原菌的感染常常导致高死亡率。为应对这一危机,除了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外,临床上也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替代抗生素使用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方法。 

  表示,经研究发现,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进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取决于不同的病原菌、选择性压力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这就需要采取一种自动化的高通量分析手段对复杂研究对象进行有效解析,只有对致病菌的耐药机制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提出有效的策略。 

  黄术强指出,噬菌体是耐药菌的“克星”,噬菌体相比抗生素有明显优势,比如,噬菌体可依赖体内的宿主进行复制, 因此仅需很小的剂量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噬菌体比抗生素专一性强, 对机体本身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影响小得多, 副作用较小;噬菌体不受细菌多重耐药的影响;噬菌体可用于对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噬菌体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抗生素使用以减少抗性菌的出现。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研究所(筹)针对这一难题,组建了一支人工改造噬菌体治疗超级耐药菌研发团队,计划在未来5年里致力于研究细菌的耐菌机制和对应的噬菌体药剂开发,围绕细菌的耐药机制和对应的噬菌体药剂开发展开深入的研究。 

  “创新知行荟”活动通过邀请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影像产业、脑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分享,通过专题演讲、圆桌对话、成果展示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传递最新科研与产业进展。 

黄术强博士作报告

先进院院长助理、产业发展与资源处处长毕亚雷致辞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