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创新知行荟”介绍可食用保鲜膜技术

时间:2017-08-31  来源:创客学院 文本大小:【 |  | 】  【打印

  8月26日,“创新知行荟”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在活动中,先进院王喆博士做了题为《海洋源可食膜的深度开发及其应用》专题报告。她介绍,山东烟台的大樱桃、广州从化的杨梅,因味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如何保鲜一直是这些“脆弱”水果面临的难题。这一难题正被深圳攻破,自中科院先进院的一种可食膜保鲜新技术,在保证水果感官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可有效延迟其保鲜周期。

  王喆指出,随着人们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发展可自然降解的膜处理技术已成时代所需。未来,可食膜或将逐渐地代替塑料袋对食品的包装,因为前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包装”。不过,王喆同时表示,可食膜依然存在许多实际应用问题,如机械性能低、热封性能差等,导致其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而相比其它原材料,海洋源材料具有更加稳定的理化性质,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生物可降解性、兼容性和环境友好、环保无污染的优点,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高新科技材料。

  目前,王喆博士团队已经围绕海洋源胶原蛋白提取和制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不仅成功制备出高纯度不同分子量的胶原蛋白,且实现了稳定化量产,并大幅度降低其成本。这种可食膜保鲜技术已走出实验室,于今年分别在烟台大樱桃和从化杨梅保鲜得到应用,并有效延迟其保鲜周期。

  深圳市科协科普和学会部部长孙楠参加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国家领导人对科学普及工作非常重视,深圳市科协一直以来扎实开展科普工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本次“创新知行荟”首次牵手中科创造力实验室,除了带给市民高水准的科普论坛,还有99名孩子免费体验了创造力的课程,亲手制作“电子街区”和“全息投影”等科普小制作。日本国立静冈大学朱萌博士做了题为“儿童期各能力发展”的讲座,引发参与活动的家长们思考和讨论。本次一共200多位市民参与了创新知行荟的论坛、沙龙、体验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火爆。

  “创新知行荟”活动通过邀请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影像产业、脑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分享,通过专题演讲、圆桌对话、成果展示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传递最新科研与产业进展。

  中科创造力实验室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等多家科研机构一起成立的,旨在提高公众的创造性思维。中科创造力实验室坚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智力思维技能培养为重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出涵盖工程、艺术、设计、光学、推论等多方面的主题课程,使学生在兴趣引导下学习,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TRIZ理论发明方法课、电子艺术课等有特色的科普课程,曾参与了北京科学中心、浙江慈溪、福建省科学馆的建设。

王喆博士主讲“可食用保鲜膜”

王喆博士现场演示

深圳市科协科普和学会部部长孙楠致辞

日本国立静冈大学朱萌博士讲座

创造力课程体验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