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闻

SIAT规划会 | 谋“十五五”新篇,促多学科交叉,出标志性成果

时间:2025-02-20  来源:战略规划办、文化宣传办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月17日至18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举行2025年度战略规划会。本次会议以“谋‘十五五’新篇,促多学科交叉,出标志性成果”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深圳先进院领导班子、科研与管理骨干等超3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深圳先进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创之主持。


会议现场


特邀报告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张雨东发言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张雨东以《科学思维和科技战略支撑研究院科技创新发展》为题,由“科研方向的选择”作为引入,指出战略的本质是基于目标的取舍。他通过剖析战略思维的全过程及如何做科技战略规划,强调了战略规划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并建议深圳先进院强化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用科学思维做战略规划并形成行动策略。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付刚峰发言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付刚峰以《改革铸就使命 创新链接未来——国投改革发展的实践逻辑和生物制造的共赢机遇》为题,分享了国投在生物制造产业中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经验及未来发展布局,并提出与深圳先进院深化合作、携手共进的举措,以期共同打造生物制造的“中国范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筹备组组长于海斌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筹备组组长于海斌以《强化规划引领,推动科技创新》为题,分享了科技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路径。他提出,科研院所的规划应结合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聚焦颠覆性创新、多维度考量体系化布局,通过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抢占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的重要战略价值高点。


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晓轩发言


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晓轩以《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的方法与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及使命导向评价指标体系,并表示评价体系应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通过科学评价推动研究所高质量发展。


专题报告后,各研究所、国创中心围绕年度战略规划会主题,对部门“十五五”发展方向、科研规划、标志性成果预期及具体举措等分别进行汇报,职能部门围绕深圳先进院“十五五”规划目标及改革举措等分别进行汇报。


专项报告与分组讨论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围绕中国科学院部署专项行动计划,推动有组织的科研新范式,深圳先进院将策划开展一批“大项目”选题凝练。各专项负责人在会上就积极响应国家、中国科学院等重点科技发展领域布局的创新思考进行针对性汇报。


同时,为加强规划落地实效,增进各部门务实协作,本次会议特设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共分成十个小组,围绕会议主题,以及如何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热烈的讨论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分享讨论形成的建议及举措。


 分组讨论


会议总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本次规划会不仅是对深圳先进院2025年工作的全面部署,更是对“十五五”发展规划的深入谋划。


吴创之书记总结讲话


吴创之表示,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本次会议对于明确深圳先进院发展目标、明确科研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实现了“谋规划、促思考、强交流”的预期目标,下一步各研究所要分解任务目标,细化落实举措;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能力,助力重大任务组织、重大成果产出。


刘陈立院长总结报告


刘陈立在总结中明确了深圳先进院未来工作重点,表示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里,变化是常态,不变是基石,只有抓住“不变”才能锚定长期竞争力。他指出,围绕过去18年发展的核心积淀,深圳先进院在新时期要围绕“三圈交集”(国家需求、区域经济、科技前沿三者最大公约数)、“两点一线”(科技制高点、产业融合点)的研究定位,锚定“三大三出”(大任务、大成果、大转化;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宏远目标,着力实现发展规划,实现从“做大”到“做强”“做精”的转变。他强调,全院要找准位置、明确方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强化落实、笃行不怠,进一步推动深圳先进院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志性成果产出、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共同书写深圳先进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