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闻

深圳先进院高质量参展第23届高交会

时间:2021-12-28  来源:文宣办 文本大小:【 |  | 】  【打印

  12月27日,第23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中国科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携近200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高交会5号馆,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简称“深理工”)六大学院同步亮相现场首次开设的“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两大产业专展成为了最大亮点,全面展示了深理工与深圳先进院的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在新型成果转化机制探索下的科技创新成果。 

  “深圳先进院秉承科技国家队精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担当,此次开设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两大产业专展,既展现了深理工和深圳先进院在新时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着力攻关科研技术的决心,也凸显了深圳先进院为建设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挥的核心引擎作用。”深圳先进院院长、深理工筹备办主任樊建平表示。 

  在人类科学的“终极疆域”瞄准产业化 

  宽带脑机接口系统、立体定向头架、超快速三维荧光成像系统、主动式神经调控可穿戴设备……在脑科学产业专展上,展示了32项标志性的脑科学产业化成果。同时,深圳市德力凯医疗、千奥星科南京生物、灵犀医学、中科华意、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脑科学产业基金、深理工生命健康学院、内尔神经可塑性诺奖实验室等一批脑科学基础研究机构、企业和重要孵化平台亮相。  

  无需标记就能精准识别动物身体的多个部位,追踪动物的三维骨骼序列,让计算机“看清”动物行为……这是一台名为Behavior Atlas的新型智能化动物行为精准分析系统,该系统由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王立平、蔚鹏飞团队自主研发,目前已经应用于大小鼠、犬类和猴等动物,并初步在癫痫病人上进行了应用,相关成果已通过专利授权进行系统生产,签约订单达数百万人民币。 

  由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布林凯斯(深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带来“基因治疗病毒载体大规模制备系统”,该系统聚焦神经环路示踪工具病毒载体,已达到规模制备,较好地满足国内科研机构、生物医药公司和医院的研发需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于2020年创立,预计到2025年企业估值规模达30亿元以上。 

  一直以来,脑科学被认为是人类科学的“终极疆域”,是科研桂冠上最难以企及的明珠。而脑科学的产业化,不仅需要具备核心技术的脑科学技术团队、专业的产业团队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等各方助力与加持,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掉入“死亡谷”的机率,加快技术与产品的迭代周期,最大程度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脑解析与脑模拟大设施将助力脑科学基础研究突破,目前其投资总概算约8.8亿元,预计2023年初可投入使用。 

  在脑科学专展上亮相的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其项目总投资超1亿元,提供孵化空间超1万平方米,加速推动基于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转移转化。同时,为支撑脑创中心的初创技术团队中后期的发展光明科学城脑与类脑智能产业园也在部署建设中。 

   “深圳先进院和深理工在脑科学领域组建了72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团队人员规模近500人,为深圳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发展不断输送优质人才和创新成果。我们希望走出一条全新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发展新路径,这需要在创新模式上进行创新。我们将努力推动‘创新,创投,创业’,三创合一,融合发展的模式,不断地结合该领域学术与产业前沿需求和行业动态,聚集国内外创新要素,在相关政策扶持下,持续提升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尤其是专业人才、核心技术、硬件设施上的产业服务能力,源头创新能力,科技资源共享能力,战略咨询能力,努力建成国家级脑与健康产业的创新高地。” 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王立平表示。 

  “楼上楼下”明星企业亮相合成生物专展 

  全自动全封闭细胞制备工作站、高通样品前处理系统、微生物人工碳化系统、全自动细胞药物筛选系统……在合成生物产业专展上,多个已转化或即将产业化的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成果和项目亮相,此外一批合成生物产业化成效颇丰的明星初创企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化载体也亮相该展区。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国内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已入驻包括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3家企业,相关企业估值达上亿元。 

   “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科学家和企业家在一栋楼里交流,既有效解决了初创企业缺乏设施和技术平台瓶颈,又极大缩短了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周期。 

  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110”后,从创新中心毕业后的初创企业可以距离不到两公里远的合成生物产业园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如,2020年3月成立的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毕业”后,今年5月入驻合成生物产业园,目前完成由国内多个知名投资机构领头的近亿元融资,即将完成数亿元A+融资。 

  “赛桥生物主要围绕合成生物产品的平台型智能制造技术及配套核心装备的研发及商业化应用。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提供了专业的合成生物领域人才、设施平台、创新机制,以及企业伙伴,拓宽了赛桥生物智能制造装备在合成生物不同领域的应用。通过合成生物产业园区用户场景化的深度联合研发,进一步加速了赛桥生物相关技术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德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先进院合成所研究员、赛桥生物首席科学家张友明表示。 

  在展区现场,可以看到催生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背后,是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团队、全球首个合成生物学院、合成生物学大设施、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合成生物产业园、合成生物产业基金等围绕合成生物产业化从“0到1”,“1到10”,“10到100”,“100到无穷大”的全链条成果转化创新模式。 

  深圳先进院副院长、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表示,全球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虽然起步比国际上晚了十多年,但经过近十年来不同学科与领域的专家合作攻关以及国际合作,已奠定了相当好的研究基础。我们以产业链为核心、以创新链为先导、以人才链为基础、以教育链为保障,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四链融合”,紧抓“IT + BT”融合的机遇,推动深圳和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深圳首支“国家队”连续15年高质量参展高交会 

  2006年,深圳先进院以“深圳有了国家队”为主题,首次参展高交会,自此已连续15年高质量参展。2007年,深圳先进院承办国内首次机器人专展,并延续至今。 

  此前,樊建平就曾在高交会上表示,十年后家家户户都有机器人,这个设想在当时还有些“遥远”,但如今,扫地机器人等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深圳的机器人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 

  “如今的合成生物产业和脑科学产业就像是15年前的机器人产业。深圳的脑科学产业发展迅速,大有可为!合成生物产业虽刚起步,未来发展前景可窥一斑”樊建平表示。 

  在樊建平看来,科技创新是深圳特有的“基因”,深圳先进院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作为扎根深圳15年发展的国立科研机构,深圳先进院积极践行“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理念,与深圳高质量发展同频,不断奋斗,硕果累累。目前深圳先进院人员规模达到4900余人,已累计承担各项经费达135亿元,承担项目8027项,申请专利超1.2万件,授权4903件,PCT2137件,转化率达27.5%,产业界合作金额累计超29亿元,建立企业联合实验室180家,孵化企业1346家。 

  经过15年的发展,深圳先进院的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企业和战略科研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产业链“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发展等创新举措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深圳经济特区47条先进经验……这些创新举措将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寻找下一个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更有力的参考。 

  依托深圳先进院正在筹建的深理工,已有高水平师资500余名,全职院士11人;深圳市投入50亿元建设经费,主校园810亩,建筑面积56万平米;明珠校区已投入使用,首批联培本科生已经开始培养;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方向产业化成效显著,已成为光明科学城建设的中坚力量。 

 

图1:SIAT展馆现场

 

图2:脑科学产业专展

 

图3:合成生物产业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