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 | 刘陈立:拥抱生物经济发展新机遇

时间:2024-07-05  来源:经济日报 文本大小:【 |  | 】  【打印



作者:刘陈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任)


19世纪,生命科学迈入近代科学行列。生态学、遗传学、细胞学等学科兴起,从群体、个体、细胞等各个层级对生命活动进行探究。20世纪以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命科学取得革命性进展。分子生物学的发现与突破为基因工程发展奠定了基础,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原始发现、底层创新层出不穷,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威胁、气候变化、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突破,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生物经济时代拉开序幕。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生物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生物经济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融合物理、化学、信息等学科,借鉴工程学原理,合成生物学应运而生。合成生物学旨在设计改造天然的或构建新的生物体系,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其快速发展为生物制造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生物制造正在改变物质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原料、制造工程、产品性质的重大革新。生物制造前景广阔,能为解决能源、气候与环境问题、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预计到2035年,合成生物学赋能应用将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3以上,价值近30万亿美元;到本世纪末,全球60%的物质生产有望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稳步推进,颠覆性成果与应用不断涌现。但也要看到,生命科学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原始创新较为薄弱。虽然基因合成与编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底层创新不足、技术积淀不够,一些关键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风险。二是创新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一方面,生命科学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较高,当前教育往往侧重于单一学科培养,跨学科综合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企业生力军绝对数量不够,高素质产业创新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三是社会资本投资动力不强。生物领域投资周期长,项目基金资助周期、资本市场投资预期给产业化、商业化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四是社会认知与伦理的挑战。公众对“造物”的认知差异、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误用等可能引发潜在的伦理与安全话题,如何平衡创新与监管、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推动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已经到来。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和显著制度优势,生命科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面对机遇与挑战,推动生命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多管齐下。一是强化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瞄准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前沿领域,推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补齐底层技术、关键部件等发展短板,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二是做好人才引育。创新工作机制,多渠道创造性开展人才引进,吸纳高层次人才落地,同时支持前沿交叉学科体系建设,鼓励生命科学与医学、物理、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按照市场化原则,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等作用,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集聚,解决企业研发和生产所需资金。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面向世界开放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更加高效共赢的研发合作模式,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