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聚焦生命健康 高交会上院士专家共话科技前沿
12月27日,第23届高交会“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生命与健康院士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供图
中新网深圳12月27日电 (记者 郑小红 唐贵江)12月27日,第23届高交会“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生命与健康院士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簕杜鹃厅举行。
多位院士专家围绕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及探讨,论坛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65万人次观看。论坛由深圳先进院副院长刘陈立主持。
本届院士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子新,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潘毅,深理工合成生物学院名誉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张先恩,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深理工合成生物学工程生物学系主任张友明作为论坛演讲嘉宾,围绕生命健康领域前沿话题进行探讨。
针对在大健康相关产业研发方面的前景,邓子新院士表示应聚焦前沿技术,敢力于在重大品种的合成工艺上,孵化具备国际声誉的标杆企业,带动传统向高端产业的转型升级,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培养一批行业内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推动合成生物学在大健康相关产业的发展。
潘毅院士在演讲中表示,在万物皆可计算的时代,人工智能是助力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的关键技术,生物医学研究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例如,医疗大数据在疾病诊断、生物制药、精准医疗、筛选药物、监控预警等方面具备了广泛的应用特性。
针对当前人们面临的神经网络和AI系统需要大量算力方面的挑战,潘毅认为应该从加大算力投资、减少维度、新颖架构、新颖算法、知识嵌入等方面入手给出解决方案。
张先恩教授表示,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和具有生物功能的核糖核酸是合成生物学早期标志性实践。目前已经建立起以基因组合成与组装、生物分子和回路工程、细胞工程与生物底盘构建、生物体系设计智造等使能技术,并开始探索建立核心理论框架,为理解生命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自下而上”的新的研究模式,并正在催生新一代生物技术,从健康与医药、生物制造、环境与能源安全、农业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着力驱动未来生物经济。
张先恩指出,深圳市在合成生物学方面有前瞻性的举措,包括出资与科技部共同支持国家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设立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和建设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重大科技设施,成为国际合成生物学一个重要的节点。
张友明院士以“基因组操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题,提出基因和基因组的操作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的基石,他认为合成生物学开启了按照人类意愿和需求、构建人工生命的新愿景,进而推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主办,高新科技企业高层人士、科研机构与高校代表约3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据了解,高交会院士论坛自2006年起已连续举办15年,目前已成为高交会的特色品牌活动。(完)
责任编辑:郭梦媛
中国新闻网12月27日刊登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