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晶报》:站在顶级科研机构的肩膀上 眺望深圳科技创新

时间:2017-12-06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深圳与中科院签署重量级的合作协议,强劲的科研实力遇见奔腾的创新环境,无疑将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科技创新场景,深圳作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轮廓也将更加清晰。

  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政府日前签署了《共同推进建设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合作协议书》,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加速把深圳建设成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根据双方协议,中科院与深圳市政府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把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结合起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教育、科技、产业、资本等方面开展合作。这一合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科技创新想像空间。

  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科院拥有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其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可以说,中科院是我国科研力量的群山之巅。而作为一个以科技创新为鲜明标识之一的城市,深圳科技产业基础颇为雄厚,优势产业突出,拥有大批创新创业的企业和企业家资源,尤其是,经过这么多年积淀,深圳已形成了促进科研力量生长的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两者强强携手,协同发力,有望在全球竞争的格局下形成合作的乘数效应。

  以科研成果快速转化这一科研机构的长期痛点为例。去年3月18日,深圳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到,为激励科研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并明确提出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此举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此次深圳与中科院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预见,更多科研创新成果将从科研论文、从实验室中走出,在深圳这块热土上不断繁衍、裂变。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和中科院还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出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基础科研通常很“慢”,虽然不能像应用科研那样迅速、直接地转化为市场、利润,转化为各种经济数据,但它却是技术创新的先导与源泉。曾有报道称,过去20多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50%归功于以基础科研为动力的研究和开发。可以说,只有重视基础科研,拒绝急功近利,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技术创新之“快”,往往得建立在这样的“慢”之上。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风起云涌,历史性机遇稍懈即失。抢占制高点,实现科技创新从“跟跑”向“领跑”角色转变,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是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自觉使命。事实上,随着基础科研国家队纷纷落户深圳,海归创新团队接踵而至,公共科研平台不断完善,深圳过往以企业研发为主体的局面正在悄悄改变,专业科研院所、顶尖国内外专家已成为深圳引领自主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而今,深圳与中科院签署重量级的合作协议,强劲的科研实力遇见奔腾的创新环境,无疑将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科技创新场景,深圳作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轮廓也将更加清晰。

  《晶报》:2017年12月5日A02版报道 http://jb.sznews.com/PC/layout/201712/05/colA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