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T新闻网

“急救技能随身带 危急时刻护平安” 深圳先进院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活动

来源:综合处发布时间:2025-04-07

为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能力,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2025年3月28日成功举办了一场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先进院安委办主办,深圳市急救中心协办,现场共有60逾名学员参加。正确的心肺复苏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急救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生存率。除了猝死,火灾、溺水、异物梗阻等人身意外伤害也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人身意外伤害,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为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安全铸造第一道防线。

本次培训内容分别进行了心肺复苏术、AED急救设备的正确使用,以及异物卡喉急救、外伤处置、婴儿异物卡喉处置方法等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培训讲师刘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项急救技能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为了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还特别安排了模拟演练环节。学员们在人体模型上进行了每一项目的针对练习,讲师一对多指导,纠正错误动作,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此次急救知识培训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应急救护能力,还强化了人道主义救助意识。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们对急救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今后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进行应急处理,为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借此机会温馨提醒全院师生,先进院共配置15台AED自动除颤设备涵盖全院范围,具体位置请查看AED导览图。安委办一直致力于推动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未来还将举办更多类似的培训活动,为全院师生提供更多学习和掌握急救技能的机会,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应急救护知识科普

(一)什么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简称CPR)是最基本的抢救呼吸、心搏骤停者生命的方法,通过徒手、应用辅助设备及药物来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和纠正心律失常。

在什么情况下应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是什么?


(二)什么是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识别是否为可除颤心律。如为可除颤心律,AED可在极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电流经过心脏,以终止心脏所有不规则、不协调的电活动,使心脏电流重新自我正常化。

AED 便于携带,操作简单,非专业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后也可以安全使用。


AED使用步骤方法:

1.打开电源开关,按语音提示操作。贴放电极片:按照电极片上的图示将电极片紧贴于伤病员裸露的皮肤上,将一片电极片贴在胸骨右缘、锁骨之下,另一片电极片贴在左乳头外侧(左腋前线之后第五肋间处)。

2.AED分析心律:确保所有人不得接触伤病员,救护员应大声呼喊提示“远离,请不要接触伤病员"。

3.电击除颤:如果AED 建议除颤,需再次确认所有人均未接触伤病员。待AED 充电完成后,按下“电击”按钮放电(半自动AED)或AED 自动放电(全自动AED)除颤。

4.除颤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实施心肺复苏两分钟后,AED 再次自动分析心律。如果AED 提示不需要电击除颤,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附件下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