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毕业季·正青春 | 丘志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

时间:2021-06-25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丘志浪,医工所影像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梁栋研究员,专业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方向是快速磁共振成像。在读博期间,共发表期刊论文8篇,其中一作(含共一)的期刊论文为3篇(JCR一区)。未来去向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博士后。 

  

Q1:回顾下最初报考深圳先进院的契机和原因?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专业? 

  我在2014年大三时候偶然了解到深圳先进院,于是报名参加了深圳先进院当年的夏令营。第一次来到深圳先进院,感到很兴奋和憧憬。那段时间通过一番了解,很快就决定来深圳先进院读研了。夏令营期间有一个保研的面试,我顺利拿到了offer。于是等当年九月份拿到本科学校的保研名额,就填报了深圳先进院。选择这个专业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本科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与这个研究方向很契合;另一方面是大三时候学过一门医学成像技术的课,了解到磁共振成像,并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 

 

  丘志浪在磁共振实验室门口  

Q2:请介绍下你的求学方向,日常学习内容和实验情况是怎样的? 

  我的研究方向是快速磁共振成像。医学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接收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信号,以图像的形式反映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等信息。而快速磁共振成像是针对磁共振成像扫描时间长的瓶颈问题,根据磁共振成像物理,以及信号和图像处理等学科知识,研究如何缩短磁共振成像扫描时间的方法。 

  这个领域的学习和科研与很多工科领域差不多。通过看相关的书籍和文献综述入门,然后逐渐看一些相关的技术文献;通过看一些开源代码学习如何通过编程实现文献上的方法,然后在这些开源代码上修改,实现自己的想法;跟师兄师姐一起做实验,学习一些实验操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老师们讨论科研问题和进展。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基本掌握相关的科研流程。接下来,研究生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就是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做一些探索,最后形成若干个项目。大致流程是首先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和重复别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缺陷或者别人工作的不足;然后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设想一些解决方案;最后实现和验证自己的方案。 

  在整个流程中,无论是重复别人的工作还是实现自己的方案,都很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此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学习、深入思考和仔细研究,以及与他人讨论。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一开始通过阅读文献和根据现有的知识,对现有工作的理解往往是不够的,那么最初的设想就有可能是不足甚至错误的。我们需要不断补充知识、加深理解和修正方案,往往到了一个项目的中后期才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从而延伸出下一个项目,比较容易形成连贯和系统的工作。 

 

  丘志浪在做实验 

Q3:求学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对于学习,最大的困难是快速学习和理解掌握之间的矛盾。无论是初期系统性的学习还是中后期针对性的学习,都面临着既要快速学习又要足够理解和掌握的矛盾。快速学习是科研任务的需要,而理解掌握又是科研创新的前提。对于科研,最大的困难是创新性和出成果之间的矛盾。在平台、资源和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创新性越大的工作需要越多的自由探索和冒险,而这也意味着有很大概率的失败可能性。即便是创新性一般的工作,也有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但是研究生生涯只有短短几年,除开作为小萌新的学习时期,真正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时间更短。那么为了多出成果,只好做创新性一般的科研探索了。这些困难我至今没有克服,只能做一些平衡。 

Q4:求学期间你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 

  我最满意的是在上述学习和科研的两种矛盾之间做到了还不错的平衡。 

 

  和课题组同学在海心沙游玩 

Q5:在SIAT学习和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 

  SIAT提供的学生补助比较高,有利于学生安心学习和科研。课题组的学生有时会出去聚餐,改善伙食。大家非常友好,乐于分享,相互关心和帮助,具有较强的归属感。 

 

  和课题组同学聚餐 

Q6:你有什么想对SIAT说的吗? 

  感谢SIAT提供的科研平台和生活环境。在SIAT读研的六年,是我人生中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