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消息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马寅仲博士人体的“交通网络”,你知多少?
7月29日,南山博士论坛邀请到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博士马寅仲作了《血管——人体的交通网络》的主题分享,他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博士、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荣获先进院“科学传播贡献奖”,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血管是人体的交通网络
在马寅仲眼里,血管是人体的交通网络,一个交通枢纽和人体血管的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把中国想象成一只大公鸡,中国的器官就是各个省份,连接各个省份的就是国道。大家知道在心脏上主要覆盖的动脉叫什么?就是冠状动脉,我们经常说冠状动脉栓塞就是心脏出了问题。再小一级,就像省道一样,再小一级就是乡道、县道,像深圳就是主快速路一样,这就像城市的主干道,再下一级的血管,比如小动脉或微动脉。再小一级,比如小区里的公路或者是更小的单行道这种小公路,把它叫做毛细血管。高速公路的结构不一样,车的速度就不一样,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设施也不一样,血管也这样,大血管和小血管结构也不一样。所以,血管出现问题时,产生的疾病也不一样。
白细胞就是身体里的警察
血液占体重的7.5%-8%,它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是统称,血细胞又分成3种: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红细胞是区分人血型的细胞,像一个小饼一样,没有细胞核。白细胞分两类,一类是有粒的白细胞,一类是无粒的白细胞。首先说有粒的叫中性粒细胞,这是有粒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它对人体最主要的功能是吞噬细菌,因为细菌一旦感染了人体的某个部分,它会释放一种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能感受到趋化因子而变形从血管里钻出来把细菌吞掉,这是中性粒细胞最重要的作用,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
还有一种重要的东西是嗜酸性粒细胞,还有一种嗜碱性粒细胞。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就是有一些朋友或自己有过敏反应,比如吃鱼过敏,过敏的原因是食物里面的蛋白质被认为是异体的东西,激发了体内的免疫反应攻击这个蛋白质,一攻击产生炎症,红肿热痛。这是人体内的抗体和蛋白或抗原结合,它会释放组胺,这些东西都会导致炎症的产生。嗜酸性粒细胞就是吞噬掉抗原、抗体复合物,把你的组胺灭掉,让它不能产生炎症。所以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就是炎症的免疫调节作用。
对于无粒白细胞,白细胞里体积最大的单核细胞,它可以发育成巨噬细胞,吞噬细菌、颗粒、细胞碎片。发育成巨噬细胞后,一些细胞如果衰老了,巨噬细胞就把它吃掉。还有一种是淋巴细胞,这一类细胞主要也是参与免疫的调节,甚至还可以抗肿瘤。
现在,白血病有了一种新的疗法,在美国已经有这个产品了,中国也在进行临床试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究中心也在做T细胞抗肿瘤的细胞,叫CAR-T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曾经有过一个病例,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98%的血细胞都已经是白细胞,打了这个以后,小女孩就治好了。但是复发率也比较高,这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60%多的复发率,但是有一半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白血病。
心血管疾病要从预防入手
一直以来,心血管疾病例如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 健康的杀手,死亡和致残率非常高,目前没有太好的医疗手段解决,只能从预防入手。广东省好一点,大家吃的东西相对清淡。脑卒中发病率比较高的是东三省,吃得比较咸、比较油的都是脑卒中的高发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防治这个病 的一级预防,还是从“三高”方面去着手,控盐、控糖、控脂肪。控盐是 生活习惯的问题,一定要从小尽量培养,如果你一旦习惯吃这么咸 了,突然把你每天吃的盐砍掉一 半,吃东西就没意思。所以,建议 大家从小培养不要吃太咸的习 惯,每天不要超过6克。因为我 们吃很多菜本身含有盐,这6克 是不包括蔬菜里的盐,而是额外 放的盐量,所以一般平均一天 不要超过6克。
在控糖、控脂肪方面,建议每天吃的米饭、面食等主食要控制在1斤以内。在血液中的油和糖多了会直接损伤内皮,有一些急性的肝功能疾病,抽血的时候会抽出乳白色的血液,非常吓人,这就是肝代谢脂肪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除了饮食摄取量,还要注意均衡饮食,营养物质中,大家一定要及时补充容易出现缺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还有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是:水、脂肪、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特别是矿物质和维生素,很多时候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糖或者代谢脂肪,需要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去参与,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吃的一些不健康食品,缺乏这些东西,尤其是一些小零食,爱吃零食的说吃饱了,这顿饭不吃了,那是摄入了足够的糖,但是帮助代谢掉这些糖的东西没有,这些糖就在血液里循环,直到有足够的东西把它代谢掉为止。
《蛇口消息报》2018年8月2日A15版报道:http://www.shekounews.com/Html/szbz/20180802/szbz1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