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东获38项国家科技奖 这一项技术只有中国有
牵头完成项目获特等奖获实现“零的突破”
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2017年度广东共有38项牵头及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10项,4项由广东省牵头完成;国家科技进步奖28项(含专用项目2项),6项由广东省牵头完成(含专用项目1项)。
在获得的2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主持完成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李中主持完成的“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饶宏主持完成的“特大型交直流电网技术创新及其在国家西电东送中的应用”、暨南大学叶文才主持完成的“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主持完成的“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等4个项目,广东均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据了解,这些项目不仅技术创新,且已发挥出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广东获得的1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中,有4项由广东科学家主持完成,分别为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等完成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等完成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康飞宇等完成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和深圳大学邢锋等完成的“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
这项技术只有中国有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主持完成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实现了广东省牵头完成特等奖项目零的突破。
李立浧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极不均衡,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中部。因此,发展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的输电技术是我国电力能源跨区域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而现行的±500kv直流输电方案占地大、损耗高,极不经济。
在此背景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特高压±800kv直流技术,这一技术是大容量电力输送的超级航母,相比于±500kv直流工程,输送容量增加2-3倍即达到500万-1000万千瓦,输送距离提高到2-2.5倍可达到3000公里,运行可靠性提高到8倍,单位输送距离损耗降低45%。
从2004年起,我国科学家开始攻关±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并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160多家单位联合攻关,2010年自主建成世界上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特高压±800kv直流示范工程。该工程已累计输送清洁水电超过3100亿千瓦时(截至2016年底),相当于减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标煤消耗1.2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2.64亿吨,拉动GDP增长1.18万亿元。
项目完成关键技术研究141项,创造了37项世界第一。世界范围内,目前只有我国全面掌握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并开始了大规模工程应用,也实现了特高压直流技术和设备的“双输出”。(李钢 粤科宣)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成功防控新发传染病
记者8日下午从汕头大学新闻中心获悉,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管轶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合作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该奖项的获得,实现了全国卫生系统以及广东省科技界在该成果级别上“零”的突破,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显著提升了我国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据悉,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作为一种新亚型流感病毒,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首次出现。病毒来势凶猛,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此次获奖的项目团队在5天内确认了这起重大突发疫情病原是一种全新的三源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对外公布病毒基因序列,为全球共同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在随后的不断研究中,项目团队最终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填补了我国流感疫苗种子株自主研发空白。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新发传染病防控史上第一次利用自主创建的“中国模式”技术体系,成功防控了在我国本土发生的重大新发传染病疫情,为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
据介绍,新突发传染病随时威胁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项目,在发现新病源、确认传染源、明确发病机制、有效临床救治、研发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等方面取得六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立了新突发传染病防治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记者赵映光、通讯员黄谷子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达39个月
记者昨日了解到,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主持完成的“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据介绍,我国每年新发肺癌70多万例,死亡率高,50%肺癌患者一经发现即为晚期,半个多世纪以来化学治疗一直是这类患者的标准治疗,但这种不选择患者的治疗模式有效率低、毒副反应大,生存期仅10个月。本世纪初靶向药物进入临床,但沿袭不加选择的治疗模式,靶向药物的疗效等同于安慰剂,并不能使患者获益。
吴一龙带领的研究团队打破对患者不加选择的“同治”模式,建立了基于基因靶点选择患者的精准诊疗模式,显著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达39个月,大幅度减少靶向药物的滥用,明显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系列结果被写入我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肺癌指南,得到“国际肺癌研究学会”认可并授予最高奖项“杰出科学奖”和“团队医疗服务奖”,标志着我国肺癌研究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记者丰西西、通讯员郝黎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
诊断肝硬化乳腺癌 准确率超90%
记者8日获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郑海荣研究员领衔的超声团队完成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体系,促使我国医学超声实现了由普通彩超向高端弹性超声的跨越,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超声医学新工具。
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郑海荣介绍:“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设备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用于肝脏和乳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传统B超成像检测肝硬化的敏感性差,检测乳腺癌的特异性不足,造成大量的误诊漏诊。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实现了定量测量人体组织的生物力学参数,这个参数与病变进程关联密切,通过相关产品的临床推广应用及中华医学会多中心临床研究,基于弹性模量测量指标建立了无创检测肝硬化和乳腺肿瘤诊断的方法,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
“以无创的定量弹性成像新技术代替了活检穿刺,既减轻了患者的创伤痛苦和降低了误诊漏诊、赢得了治疗时机、节省了医疗费用。”郑海荣指出。
据了解,项目共获得知识产权56项,转化的系列产品被评为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近年累计销售3000 余台,进入国内外数千家医院服务于广大疾病患者,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记者沈婷婷、通讯员冯春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时隔11年迎来“双响”
据新华社电 时隔11年,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迎来“双响”——唐本忠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聚集诱导发光”和李家洋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双双折桂。其中,“聚集诱导发光”研究被学界评价为香港和内地科研交流融合的典范。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1999年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以来,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秉持“慎之又慎、宁缺毋滥”的高标准原则,曾9年空缺,距2006年产生两个一等奖已有11年。“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都有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问世。奖项从较为集中的基础物理学领域,扩展到化学、生物学,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创新引领领域更加多元。”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如同一条河流,基础研究是“上游”,决定着“中游”的技术创新和“下游”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国家自然科学奖正是奖励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基础研究在世界版图上的地位持续上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我们抢占了一些“山头”,但在更多尖端领域的“大山头”,尚需战略布局并持之以恒攻关。
新华网:2018年1月9日报道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8-01/09/c_112223029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