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科研人员创业:心态应从老师变学生

时间:2016-12-16  来源:杨柳 丁宁宁 文本大小:【 |  | 】  【打印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兴起,近年来,国务院又一次向科研人员抛出“绣球”,以保留体制内身份和待遇三年为优惠条件,鼓励他们离岗创业。但科研人员真的适合创业吗?一旦创业又要避免哪些问题呢?

  中国科学院深圳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和育成中心(以下简称深圳育成中心)主任徐明亮一针见血地指出:“科研人员要转变心态,应当把投资人当成事业路上的合伙人,当成自己的导师。”现在的优质科研资源还是在高校和研究所,但受体制机制所限,科学家的经营理念和市场需求不一定能接轨。

  “就目前国内的情况看,单靠科学家自己创业,或者完全由企业承担研发工作,都是各有利弊的。”徐明亮认为应该把科学家和企业家放到一起,让他们自己沟通、磨合、选择。

  育成中心的三个标杆 

  “对每位进入深圳育成中心的创业者,我常常都会讲三个标杆的故事,他们是创业者的榜样。”徐明亮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标杆也会经常被刷新。”

  第一个标杆是溢价倍数最高的深圳中科卉而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卉而立)。徐明亮介绍,中科卉而立成立于2013年,主要做生物试剂。2015年4月,随着两家投资公司资金的注入,中科卉而立二轮融资估值6000万元,深圳育成中心的资产也随之增值60倍。

  第二个标杆是融资速度最快的深圳市中科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康医疗)。2012年,中科康医疗创造了二轮融资最快的速度,不久这个纪录又被再次刷新。

  2014年年初,中科康医疗完成第一阶段的产品开发工作,通过深圳育成中心的协助,团队在工商注册阶段即获得了重庆水表集团的青睐,以5倍的溢价成为中科康医疗战略投资人,这也刷新了深圳育成中心企业最快融资速度纪录。

  第三个标杆是收回投资速度最快的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讯联)。2010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以111万元无形资产出资成立中科讯联,2014年,深圳先进院仅分红一项就达到202万元,已完全收回原始投资。

  中科讯联成立于2010年2月,致力于RFSIM产业化,当年实现销售500余万元,2011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同比增长300%,累计销售RFSIM卡近30万张,占有中国联通75%的市场份额。目前,中科讯联已获得业内两家知名投资商注资,育成中心资本增值30倍。

  “该放的要放得开,该收的要收得紧。”徐明亮进一步解释道,所谓放得开,就是在发展理念上不把企业当作校办工厂或者“三产”,而是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出发点,在企业治理过程中不干涉发展方向、不介入企业内部事务;所谓收得紧,本质就是深圳育成中心行使作为股东的知情权、监管权,对于侵犯股东利益的行为坚决查处,予以清退,保证育成中心的品牌价值和长期发展。自成立以来,深圳育成中心已先后清退企业十多家。

  科技企业的五种典型死法 

  “大家都喜欢听成功的案例,而在育成中心这5年多时间,看到死去的科技企业也不少,我总结了科技企业有5种典型死法。”徐明亮说,“研究失败的案例可以提取失败基因,避免创业者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掉进灾难的陷阱。”

  第一类是长袖善舞型,习惯了聚光灯下生活,到处讲故事,不好好经营企业,最后走向死亡。如A公司主要从事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的大规模城市场景三维建模,创始人是国外高校的海归博士,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知名度,企业成立后却没有专注于业务拓展,而是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参加各种高峰会议,醉心于忽悠投资商,公司内部基本没有经营团队。这家公司于2010年成立,两年内没有一笔像样的业务收入,最后资金链断裂,于2012年正式进入破产清算。

  第二类是患得患失型,过度投入研发,市场开拓不足,造成资金紧张,团队溃散。如B公司是2011年底某研究所团队集体下海创办的,初始设计只是单纯手机遥控机器人运动并实现视频呈现,很有可能成为一款人见人爱的产品。但团队力求完美,生怕不能抓住用户痛点,产品功能由最初的两个发展到四大功能、八小功能,产品上市周期由半年推到两年,人员规模由6人急剧扩展到近40人。2013年初资金链断裂时,没有任何一项功能进入实用阶段、团队溃散,最后以低价转让公司控制权。

  第三类是近亲繁殖型。如C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教育机器人、足球竞赛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智能伺服电动机等,产品可应用于竞技、服务、娱乐、学习、研究领域。创始人名校毕业,硕士、博士均从事机器人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企业经营经验,公司由同学、朋友组建,引入投资后妻子担任公司副总分管财务、行政、人事等工作。然而,公司一直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全靠“自己人”维系,苛刻的“管家婆”大权独揽,团队成员没有归属感纷纷离职,业务由最初的2000余万元,一路滑到400余万元。

  第四类是公私不分型。如D公司致力于智能化照明管理系统和节能光源的研究开发,旨在提升空间照明质量和降低照明能耗,主要产品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软硬件设备。创始人吃苦耐劳、省吃俭用,虽然是公司的大股东,但是不明白公司姓“公”,家里缺钱的时候从公司拿、公司缺钱的时候从家里拿,虽然项目前景看好,但由于基本管理制度混乱,每次到投资公司来做调察的时候都不能过关,最后由于产品质量缺陷、库存积压,而又没有得到新的资金注入,进入破产边缘。

  第五类是闭门造车型。如E公司项目NIPMAS起源于国家大型网络监控项目,用于监测大型网络的BBS、Web、邮件等性能,科研人员以此项目为基础开始创业,面向电信、金融、航空等领域。现实中,大型网络更关注生产安全,而对其办公网络的通断、性能无刚需;生产网络更看重整体解决方案,对于网络的通断,市场上已有很多成熟产品,当搞明白市场需求的时候公司资金已枯竭。

  “超过42%的企业死亡原因来自于需求不明确,也就是商业模式不清晰造成的。”徐明亮说,“我总是建议创业者要写商业计划书,不是给投资者看,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写的时候就会尽力梳理清晰商业模式,避免创业失败。”

  《中国科学报》 (2016-12-12 第6版 院所)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6/12/31873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