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

SIATER说 | 郑明彬:“跨界创新让我的灵感永不枯竭”

时间:2021-07-07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017年,郑明彬从深圳先进院博士毕业后,回到广东医科大学工作。在短短的三年的时间里,潜心研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成长为一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21年春天,他进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 

  回顾毕业后所取得的成绩,郑明彬感激地说:“我从2009年到深圳先进院担任访问学者,之后攻读博士学位,之后有幸获得‘2013年度首届院长创新奖(学生类)’,时至今日,我还是深圳先进院医药中心的客座研究员。可以说,我的成长与深圳先进院密不可分,这里的跨界创新氛围让我的灵感永不枯竭!”     

  从访问学者到先进院优秀博士生     

  2009年,郑明彬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深圳先进院工作,他看到深圳先进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生物医药研究方向,支持学术带头人购买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建设好团队和实验室,支持科研人员进行多个方向的抗癌药物的研制。正是因为先进院对生物医药和产业转化的高度重视,给郑明彬种下了一颗产学研合作的种子。     

  当时,蔡林涛刚牵头成立了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并发展成为50人的研究团队,成功组建了3个有特色的纳米医学与生物材料研究平台,即广东省纳米医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癌症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深港生物材料联合实验室。     

  “那个时候,蔡林涛所长领导的医药所不仅在基础科学前沿研究上有特色有深度,而且十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推动核心技术的转化应用工作,在纳米医学与肿瘤诊治相关核心技术与设备上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100多项,并开展了纳米制剂、纳米疫苗、诊疗设备等的临床转化和生物医药企业的产业合作。他鼓励我攻读博士学位,于是我在深圳先进院读了4年博士,后来还做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郑明彬回忆道。     

  “蔡林涛研究员是我的导师,他总是积极的鼓励并给予启发,传授很多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科学思维,引导我们把简单的治疗激光器,与团队发展的吲哚菁绿纳米光敏剂结合,集成光学检测仪器系统、热成像系统和血氧仪、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发展制备了小动物肿瘤纳米光学诊疗设备,实现对光热/光动力治疗过程的诊断示踪、疗效检测与评效。”郑明彬介绍,现在相关技术和成果正在积极推进转化成为光学诊疗内窥镜和智能诊疗设备。     

  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在读博期间,郑明彬以第一作者在ACS nanoBio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科学通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期间获得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年度三好学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度三好学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2010年度院长优秀奖学金”“2012年度院长特别奖学金”“2013年度院长特别奖学金”“2013年度首届院长创新奖(学生类)”。     

  跨界创新是科研的制胜秘诀                

  郑明彬介绍,深圳先进院团队成员之间关系和谐,部门之间协同性非常好,他所在的团队成员陈辅明硕士发展纳米光敏剂工程化改造沙门氏菌,通过细菌的生物治疗和纳米光敏剂的光热治疗联合抑制实体瘤,获得深圳先进院合成所所长刘陈立研究员课题组的积极支持,帮助他们这支年轻的团队快速地切进了合成生物学领域。团队成员博士后尹婷和硕士生邢婕华与先进院集成所徐天添研究员合作,实现纳米光敏剂工程化改造趋磁细菌,在磁场下实现了微米尺度的单控群控。     

  郑明彬微笑着说:“在深圳先进院内,通过楼上楼下的紧密合作模式,成功推动了科研的顺利开展。在这里,跨界创新、互相促进的氛围,让我乐在其中,在科研工作中创意的火花不断涌现。”     

  在导师蔡林涛研究员的带领下,在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协助下,“光热和光动力治疗装置”等发明专利已经转让给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化肿瘤光学诊疗系统、多光谱荧光显微内窥镜、靶向肿瘤的纳米光敏制剂正在稳步推进。“如今,珠海先进院陈一立院长和吴峰主任对我们团队鼎力支持,正在帮助我们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春天,郑明彬进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作为深圳科研领头单位之一,深圳市三医院的配套实验室面积有 4682平方米,建设了全市医院唯一的 BSL-3 实验室。深圳市三医院2019年正式获批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是深圳首个、广东省第三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郑明彬作为独立PI,准备依托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结合深圳先进院积累的经验、技术和资源,推进前期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郑明彬透露,下一步将开展微纳免疫机器人的定向合成及其抗病毒领域的研究,为临床建立病毒干预的技术和理念。     

  令人期待的是,他正坚定而自信地走在“基础-临床-产业”的路上。     

    

  人物简介     

  郑明彬:现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围绕纳米制剂诊断和治疗肿瘤领域的研究,尤其致力于高端纳米药物及其诊疗设备的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IF=27.398)、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6.836)、Advanced Science (IF=15.84)ACS NanoIF=14.588)、SmallIF= 11.459)、BiomaterialsIF= 10.317)、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Theranostics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3篇。论文已被引用4000多次,单篇最高被引630次,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4项、国际PCT专利5项;其中40项专利已授权(6项专利转让100万),1项成果成功转化,产品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阶段性成果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创新东莞科学技术奖。 

郑明彬

附件下载: